激光雷达供应商:际上导航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际上导航 2025 新品发布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次数: 19 次

2025 年 7 5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时空智能技术新发展趋势研讨会暨际上导航 2025 新品发布会在武汉希尔顿酒店成功举办。来自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联通、三一集团等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组合定位领域的里程碑时刻,共探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深度融合路径。


上午场:专委会成立启新篇,产学研协同绘蓝图



开幕致辞与授牌颁证,凝聚行业力量

上午 9 时,大会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正式启幕。主持人逐一介绍了到场的重量级嘉宾,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刘金长,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姜卫平,湖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胡安慰等,现场掌声热烈。

刘金长秘书长率先致辞,他在宣读《关于成立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时强调:组合定位技术是卫星导航领域突破场景限制的核心抓手,专委会的成立将打破产学研壁垒,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其发言为专委会的定位与使命奠定了基调。

随后的授牌仪式上,刘金长秘书长为组合定位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武汉际上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孙红星博士授牌,金属牌匾与鲜红证书的交接,标志着专委会正式成立。

在颁证环节,孙红星博士依次为安徽芯动联科张勇、重庆九洲星熠余平、中船凌久航信陈爽等 7 位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这些企业代表涵盖惯性导航、智能传感等细分领域,将共同构建企业需求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的协同网络。


专题报告,碰撞前沿思想火花


李德仁院士的《时空智能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掀起首场高潮。作为我国测绘遥感领域泰斗,他以数字时代的时空基石为核心,指出时空智能是 “PNT + 多源数据融合 + 智能决策的综合体系,而组合定位通过融合北斗、惯性导航等多源数据,可突破传统导航在遮挡场景的局限,实现无死角连续定位,是时空智能落地的关键。他进一步预判,未来 5 年时空智能将深度渗透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数字孪生三大领域,例如通过厘米级定位支撑智慧城市协同管理,以多传感器融合满足 L4 级自动驾驶需求。针对产业发展,李院士强调企业需跳出技术孤岛,而组合定位专委会正是推动产学研协同的重要平台 —— 武汉大学团队已与企业合作,将卫星遥感与地面组合定位数据融合,为极地科考船提供全域无缝导航解决方案,生动诠释了协同价值。其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西北工业大学严恭敏教授的《极区导航方法研究进展》报告,聚焦极地这一导航禁区的技术突破。他指出,极区因磁场紊乱、卫星信号遮挡等问题,传统 GPS 导航误差可达数公里,严重制约极地科考与资源勘探。报告中,严教授详解了团队研发的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将光纤惯性导航与极地磁场模型、冰层特征匹配算法结合,可在无卫星信号时维持米级定位精度,且续航能力提升至 72 小时以上。我们在北极黄河站的试验数据显示,该方案能有效抵抗极夜、极光等极端环境干扰。这一成果为我国极地科考船、冰站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为深海、沙漠等特殊场景的导航应用提供了借鉴。

北京芯动联科张勇博士的《高精度 MEMS 技术及产业化实践》报告,展现了硬核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突破。作为国内 MEMS 惯性器件领域的先行者,他分享了团队历时 8 年的攻坚历程:从攻克芯片漂移率控制难题,到建立车规级可靠性测试体系,最终实现车载级 MEMS 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量产,良品率从最初的 30% 提升至 92%实验室样机到量产产品,隔着可靠性、成本、一致性三道关。张勇博士以具体案例说明:通过与车企联合开展 16 万公里路测,优化算法补偿车辆震动带来的误差;采用晶圆级封装工艺,将单件成本降低 60%。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在卫星信号丢失时,可独立维持 10 分钟厘米级定位 —— 这一成果为组合定位技术的低成本规模化应用打开了空间。

三一重工高乐院长的《无人装载机产品及技术方案》更具实践意义 —— 通过组合定位技术实现的无人装载机,已在矿山场景实现 24 小时连续作业,效率提升 30%,其案例生动诠释了技术落地创造产业价值

工作会议,夯实机制促落地

茶歇后,专委会首次工作会议聚焦务实合作。与会委员审议通过了《工作章程》,明确将每年举办 2 场技术沙龙、1 次行业标准研讨会纳入常规工作;年度计划中,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建设”“组合定位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被列为重点,预计年内将启动首批合作。

会上,武汉大学庄园团队、西北工业大学严恭敏团队与武汉际上导航签约,三方将共建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实验室,主攻高精度定位算法与芯片研发。正如孙红星博士在工作计划报告中所言:专委会不是议事机构,而是行动平台,我们要让每个合作项目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下午场:新品发布显实力,产业对接筑生态

技术盛宴,际上导航新品矩阵亮相


下午的时空智能技术研讨会以硬科技为核心,武汉际上导航集中发布 5 款创新产品,覆盖空、地、手持全场景:

·         GS-900X 全自主无人机载激光扫描系统:搭载智能避障与自主航线规划功能,扫描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50%,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地形测绘;

·         道路实景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车道线、井盖等细节的毫米级识别,为智慧交通提供动态数据库

·         GS-200G 手持激光扫描系列:重量仅 1.2kg,支持室内外无缝切换,在古迹修复、应急测绘中展现灵活优势;

·         “天地融合移动激光扫描系统:整合无人机与车载设备,一次采集即可生成三维城市模型,大幅缩短项目周期;

·         PCC4.0 点云解算软件:支持百亿级点云数据实时处理,解算精度达厘米级,为硬件产品提供数据大脑支持。

互动签约,构建从技术到市场的闭环


产品展示区人头攒动,嘉宾们亲身体验手持扫描仪的操作流畅度,观看无人机扫描数据的实时建模效果。广州创力仪器潘总作为经销商代表发言时提到:际上导航的产品迭代速度快,去年推出的手持扫描设备已在我们的客户中实现 80% 复购率。


在渠道政策宣讲后,广州艾可慕、新疆南方三鼎测绘等 5 家企业现场签约,成为际上导航 2025 年度核心合作伙伴。据了解,此次签约涵盖测绘、市政、应急等领域,预计将推动新品在全国 10 余个省份的落地应用。

未来展望

此次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际上导航 2025 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为组合定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搭建起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将有效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而际上导航发布的多款新品,展现了行业在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方面的硬实力。

未来,随着专委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以及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组合定位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与应用,为卫星导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时空智能技术迈向新的高度,赋能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极地科考等诸多领域的进步。

更多资讯
Copyright © 2024 武汉际上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6923 XML地图